欢迎访问闽东乡村振兴学院网站!

我校举行《摆脱贫困》出版30周年师生座谈会

2022-07-08 14:25:23

在《摆脱贫困》出版30周年之际,77日上午,我校在第二会议室举行《摆脱贫困》出版30周年师生座谈会,重温《摆脱贫困》这一光辉著作,深刻感悟其中蕴含的真理伟力、思想伟力和实践伟力,围绕书中的丰富内涵、理论价值、现实意义,师生展开深入的学习和探讨。校党委书记夏良玉出席并主持座谈会,校长魏远竹、党委副书记江潮炳、纪委书记张胜泉,江小源书记、谢仲榛副校长等2位老领导,相关职能部门、二级学院有关负责同志以及师生代表参加了座谈会。



与会师生结合各自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实际谈了心得和体会,现场气氛热烈,师生纷纷表示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推动闽东乡村振兴贡献宁师力量。



会议认为,《摆脱贫困》出版30周年,但它穿越时空,历久弥新。它紧紧围绕闽东地区如何脱贫致富、加快发展这一主题,创造性地提出了“弱鸟先飞”“滴水穿石”“四下基层”等诸多理念、观点和方法,深刻回答了如何推进闽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包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理论营养和哲学内涵,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同志的政治立场、价值追求和使命担当,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典范,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会议指出,学校始终坚持大力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开创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的做法,努力在闽东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贡献力量:一是打造育人品牌。持续开展学习《摆脱贫困》一书进校园主题教育活动,编写《学习<摆脱贫困>导读》校本教材,打造“学习《摆脱贫困》构建知行合一的思想政治教育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建成“闽东之光教育基地”,发挥独有的育人功能。二是推进教育扶贫扶智扶志。牢记“福建没有理由不把教育办好”和“振兴闽东的希望在教育”的嘱托,坚持选派优秀学生参加义务支教、顶岗实习等实践活动。后山夜校35年如一日精准扶智已打造成为高校学生支教服务地方的样板工程。三是提供人才智力支撑。建设了闽东特色乡村振兴之路研究中心、精准扶贫与反返贫研究中心等服务平台,成立了“闽东乡村振兴学院”与地方政府协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围绕“8+1”特色农业产业实施“六大工程”,选派科技特派员、科技团队,立项横向项目,加强乡村产业振兴研究和乡村规划指导。四是强化精神文明建设。成立“闽东之光”研究院等研究创新团队,开展“闽东之光”进校园系列文化工程,开设全国首个畲族歌言传唱班、全省首个畲族舞蹈班,创作了《百丈英风》《畲带情》等原创作品,“闽东之光”教育展示馆的“畲族文化教育示范基地”和“闽东红色文化教育研究基地”分别入选省级传统文化教育示范基地和红色文化教育研究基地。

会议要求,要持续深入学习研究《摆脱贫困》,将其推向高潮、引向深入。全校上下要怀着特殊感情,带着特殊责任,从《摆脱贫困》这一光辉著作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把对总书记的感恩之心、拥戴之情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努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提出更多真知灼见,提供更多的理论阐释。要坚持立足闽东实际办教育。教育要同闽东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及同农民脱贫致富的需要紧密结合,在巩固传统优势的基础上,瞄准地方重大战略、重大产业、重大需求,不断打造服务地方发展的新增长点。要持续推动闽东乡村振兴。要立足闽东各地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充分发挥学校人才、平台和技术优势,加强闽东乡村振兴学院和“闽东特色乡村振兴之路研究中心”建设,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引导广大教师把论文写在闽东大地上,把科研做在生产实践中,让科技成果结在田间地头里,持续推进闽东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努力为“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书写宁师样本。


关闭